電磁項目電磁輻射污染越來越受到關注浙江設立綠色基站示范項目
發表時間:2012-11-06 星期二 來源:中國環境報第5版
電磁噪聲處理/東莞電磁噪聲治理/東莞電磁噪聲治理<粵綠環保>訊:如今人們日益依賴手機、電腦等工具,卻又對其產生的電磁輻射感到不安。截至今年5月底,浙江共建成移動通信基站77179座、輸變電工程1240項,加上廣播電視、雷達等電磁項目,電磁輻射污染越來越受到關注。
據統計,全省各級環保部門每年收到相關投訴近百件,主要集中在移動通信基站和輸變電工程方面。有的投訴是因為對電磁輻射了解不足,容易心生恐懼和抵制,有的則是對環保未批先建現象表示強烈不滿。根據省環保廳的排查,截至2011年底,全省輸變電工程中有85個項目未按時驗收,移動基站有近3萬個未經環評、近5萬個未經驗收。
開展綠色創建 補辦項目環評
如何消除公眾對電磁環境的擔憂和疑慮,促進電磁行業規范發展?浙江省今年啟動了“綠色和諧電磁環境”創建活動,通過制定標準,推動示范,深化宣傳,使電磁行業得到有效監管,并逐步被公眾認知和接受。
“首先從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入手,全面開展綠色和諧電磁環境創建工作。”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章晨說。根據規定,2012年9月底各市要基本解決歷史遺留項目環評問題,2012年12月底基本解決竣工環保驗收問題,2012年8月起新建電磁項目環保手續執行率達100%。此外,全省力爭在2012年~2013年創建“綠色變電站”、“綠色基站”比例分別達到60%和80%以上。
這次創建活動是在省環保廳統一領導和組織下,相互協作,齊抓共建,由各設區市環保局負責組織下轄區縣(市、區)環保局和相關電磁建設單位實施創建活動,省廣電局、通信管理局、氣象局、電力公司、移動、聯通、電信分別對相關行業統籌負責。活動分兩年完成,2012年具體分為研究部署、宣傳動員、具體實施和分析總結4個階段;2013年在2012年基礎上全面推進。
制定標準規范 提高審批效率
自活動開展以來,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省環保廳根據全省電磁環境管理特點,制定了《“綠色和諧電磁環境”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綠色和諧電磁環境”創建活動通報制度》、《“綠色和諧電磁環境”創建活動監督考核辦法》、《“綠色變電站”、“綠色基站”及典型示范項目驗收標準》、《輸變電和移動通信基站建設項目環保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方案》等一套標準和規范,使工作有據可依。同時,對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級環保部門分類指導,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形成系統而全面的工作體系。
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一大批未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或未通過環評驗收的基站、變電站已基本完成手續補辦或實施限期整改。為確保所有基站、變電站建設和運營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和達標排放,省環保廳和各級環保局還倒排時間,主動服務,進一步提高了審批效率。
開展項目示范 提高公眾意識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電磁項目建設單位環境意識有所增強。一批基站、變電站正著手改進設備,力爭成為行業典范。按計劃,年內要在杭州、寧波、溫州優先建設1個以上“綠色變電站”、“綠色基站”示范項目,這些項目必須具備電子顯示屏幕,公開企業電磁輻射實時數據,為來訪者提供參觀學習的場所和資料。目前,省電力公司已在杭州和寧波試點電磁環境在線監測裝置及公示系統的建設工作。
同時,公眾對電磁輻射的認識水平大大提高。大家既能通過報紙、電臺、電視、網絡等媒體獲取電磁輻射信息,也能利用科普教育、干部培訓、熱線咨詢等多種平臺進一步學習有關知識。在環保部門加大對電磁輻射環境信息公開力度后,公眾還有機會走進企業,通過近距離接觸和交流,深入了解電磁行業。比如溫州市環保局在推出“關注電磁輻射”特別節目,開設熱點問題講座的基礎上,還組織公眾到相關企業,或通信基站、輸變電站,現場觀看輻射監測過程,講解輻射知識,有效緩解了公眾的擔憂和疑慮。
據了解,浙江省環保系統和電磁行業接下來將進一步加緊溝通協作,確保歷史遺留問題徹底解決,新建項目規范達標;在創建活動中主動樹立典型,并做好鞏固和提高;繼續研究和完善電磁輻射環境管理體系,提出具體操作方案,健全各項考核制度;抓緊編制宣傳資料和科普教材,力求公眾了解,更能理解和支持電磁輻射環境管理工作。(作者:周穎)
信息摘錄整理發布:<粵綠環保>==電磁噪聲處理/東莞電磁噪聲治理/東莞電磁噪聲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