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聞 |
環保新聞 關于印發《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規范推進共性工廠項目建設的意見(試行)》的通知各園區管委會、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規范推進共性工廠項目建設的意見(試行)》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9月5日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規范推進共性工廠項目建設的意見(試行)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廣東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強“中小微”企業環境準入引導,推動工業企業集聚集約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規范共性工廠環境管理,推動我市共性工廠項目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概念與分類 共性工廠是將同一產業或同一地區企業的生產加工或某一特定環節聚集于該工廠,實現集中生產、集中管理、集中治污的一種高效、集約的新型生產運營模式。根據投資運行模式的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立法人型,是指面向某個產業領域提供代生產加工的獨立法人實體工廠,主要類別包括噴涂、印刷和表面處理等加工中心;另一類是標準廠房型,是指由一個法人單位提供廠房和建設污染防治設施,并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規范高效治污平臺或服務的生產基地,主要面向家具制造業、塑料制品業和金屬制品業等。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科學布局。以環境容量為基礎,以解決發展需求和歷史遺留問題為目標,根據各鎮街(園區)產業發展需要和生態環境條件,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規范市場秩序,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鼓勵國有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投資,優先建設獨立法人型共性工廠。 綠色發展、總量控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使用低毒、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按照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要求,落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來源。 厘清關系、落實責任。堅持排污者付費,進一步明確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投資單位和入駐企業在污染防治方面的義務和責任,壓實各方污染防治的責任,方便事中事后監管。 二、明確環境管理相關要求 (一)規模與選址要求。共性工廠需具有一定的規模,獨立法人型建筑面積不小于5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型建筑面積不小于20000平方米。共性工廠選址需符合國土空間、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并落實“三線一單”生態分區管控要求;在環境空氣保護目標100米范圍內,嚴格限制共性工廠設置排放VOCs、惡臭的生產單元或設施。 (二)環評編制和審批要求。獨立法人型和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需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與共性工廠建設專題規劃的相符性,并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審批前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市生態環境局建立共性工廠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鎮街(園區)參與機制,并在審查過程中征求相關職能部門意見。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需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設定項目準入條件,入駐項目需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且符合準入條件的入駐企業,可依據共性工廠環評文件內容編制不含專項的簡化報告表,并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 (三)排污許可申領要求。獨立法人型共性工廠建設單位和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投資單位及其入駐企業依法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獨立法人型共性工廠建設單位和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投資單位需依法繳納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入駐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的企業不需再單獨繳納。 (四)污染防治責任劃分。獨立法人型共性工廠建設單位承擔其建設項目的污染防治責任。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投資單位建設、運行和維護共性工廠的污染防治設施,負責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并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入駐企業承擔其生產車間內的污染防治責任。污染防治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使用。 三、加強污染防治設施建設 (一)實施污水集中處理。共性工廠應以“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再生水循環利用”為原則設置給排水系統,配套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生產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二)提高廢氣收集和治理效率。共性工廠需規范建設工業廢氣污染治理設施,提升廢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采用高效廢氣處理技術,提高廢氣處理效率。 (三)規范工業固體廢物管理。共性工廠應按照有關要求,配套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入駐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的企業需配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所的應當單獨建設,鼓勵標準廠房型共性工廠劃定專門區域,供入駐企業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所。 四、強化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生態環境局加強全市共性工廠建設的統籌規劃,根據我市工業企業類型、產業政策等情況,結合現有共性工廠的建設內容,編制共性工廠建設的專題規劃,主動挖掘污染物減排潛力,為建設共性工廠提供污主要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保障。各鎮街(園區)需根據自身發展需求,結合鎮村工業園整治提升和環境管理需求,積極謀劃共性工廠建設。 (二)強化監督管理。各鎮街(園區)落實屬地責任,加強對共性工廠的監督檢查,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市生態環境局加強對共性工廠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三)加強跟蹤總結。各鎮街(園區)要做好對共性工廠建設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及時向市生態環境局反饋共性工廠項目推進情況。市生態環境局將根據各鎮街(園區)反饋情況,研究制定相關規范和政策措施,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五、其他內容 本意見由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負責解釋。 本意見自2022年9月5日開始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8月31日。 (本規范性文件已經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同意發布,編號為DGSSTHJJ-2022-045)
關于印發《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規范推進共性工廠項目建設的意見(試行)》的通知.pdf 相關信息 |